一直以來,大家總是將聽話,乖巧,品學兼優等稱贊的詞語加在我身上。在老師看來,布置的任務我總是很認真的去完成;在同學看來,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因為我很安靜;在父母看來,我是一個孝女,只報喜不報憂的孝女。但在我看來,自己像一個傀儡,沒有自主。
小時候。
小學四年級開始是升學的關鍵時刻。還記得在四年級期末考試的前幾天,我們幾乎三不五時地就會做測試題,最后一次測試我考的不甚理想?;丶液?,媽媽很氣憤。抓著我的試卷厲聲地質問我,到最后,甚至將我幾年前考得不太好的幾張試卷翻出來教訓我,讓我好生委屈。但我沒反抗,或許是天生,或許是習慣了。終于到了期末考那天,我發揮得很好,全校第一??粗鴭寢屇菭N爛的笑臉,我竟覺得有些刺眼。
六年級。
進入六年級,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緊張”這個詞的含義。老師經驗豐富地安慰我們說:不用憂心,六年級是每個同學進入初中前都會經歷的備戰期,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是呀,確實是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思想意識改變,學習態度改變,競爭力越來越強,壓力也隨之變大。以前總是遙遙領先的我,看著一個又一個同學超越自己,心里百感交集。本以為這樣的無力感在父母面前會得到些許安慰,但,期待終究只能是期待,父母不但不理解我,還責備我,在他們眼中似乎只有分數最重要,這樣的他們,讓我更加無力。但我不會反抗,不知是不敢,還是不想。
小升初。
為了達到父母的期望——保送進二十九中,我終日與書為伴,不只是為了學習,潛意識里也是希望借此來麻痹自己吧。直到我遇到了她,她與懦弱的我就像水與火,天與地,兩個極端。但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卻心靈相通。我從她身上找到了我所向往的,卻又怯步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在與她的朝夕相處下我收獲了很多。終于有一天,在一場飯局上,我第一次不顧父母的反對,擅自離開,因為這場飯局有我沒我都一樣。我終于實現了一直以來的愿望——任性一次。
我記得她對我說過:你的順從是因為長期的壓抑,所以你的行為不叫任性,而是你想通了。或許是吧,在她身邊我總能學到許多。我很想對那些家長們說,或許您的小孩會任性,但在責備他之前,請先想一想他為什么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得到你那可能很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