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了自己的清譽自刎烏江,倒不如像周瑜一樣仰天悲號:“既生瑜,何生亮?”
項羽被劉邦踢出了一時屬于他的江山,他還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戴上世俗的假面,退居江南一帶,東山再起嗎?可此地已非他有,還有哪里可以供他重振旗鼓呢?于是,他只能選擇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讓滔滔江水成為他失魂的棺木,他本沒有退路,還要自欺欺人地喊一句:“此處不留人,沒有留人處”嗎?
相比之下我們比古人的條件要好很多,但還是無法為命運左右的自己找到另一個嶄新的生命。既然已經一無所有,就不要指望空想;既然明知眼前將歷盡困難阻險,就不要奢望會長出翅膀飛過去。
在現實的選擇中突破,到時你將發現,自己所走過的萬丈懸崖不過是被恐懼所窒息的幾秒鐘,對面是汗水凝結的花海,身后是那些執意尋找烏托邦的癡人。
將一切自慰的想法和話語舍棄吧,對自己狠一點。不要總設想著最好的結局,應該準備最壞的打算,這并非意氣用事,而是對自己負責。瀟灑的一言,帶來無窮的空虛,躲避著厄運和不公,倒不如站起來坦然面對。
在左顧右盼中,嘆息人生不盡如人意,總尋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云夢澤,只不過是徒生欷歔。
此處不留人,沒有留人處。這才是每個人應該秉承的世道,又不是背地里的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