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里,有一件尷尬事讓我至今難忘。
一個酷熱的星期天下午,我向媽媽要了兩塊錢,帶著妹妹去超市買雪糕。一路上嬌陽似火,我們都不停地跑了起來。“到超市了!到超市了!”妹妹歡呼了起來,我們高興地來到賣雪糕的柜臺,妹妹選了個超大的雪糕,我只選了個小的,然后照例一邊吃,一邊買。
“小朋友,這個要一塊錢。”收銀臺的阿姨說,“那個要一塊五。”她指了指妹妹那個超大的雪糕說,“什么?!”我和妹妹異口同聲地叫起來。“這……這個……”我結結巴巴地說,看著手中的亮晶晶兩塊錢,又看看電腦上的大大的兩塊五,我感到五雷轟頂。“怎么啦?姐,快交錢啊!”妹妹急切地拉拉我的手問。這時我才反應過來,抱歉地把兩元錢交給了阿姨,說:“我不知道東西雪糕漲了,沒帶夠錢……”阿姨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一大半,冷冷地說:“可以用東西押。”妹妹立刻從身上取出一個小紙花,放在臺子上,頭也不回地拉著我跑了。收銀員的罵聲還在我們耳邊繞著。
“姐,你看,那不是五角錢嗎?”妹妹指著地上石縫中那亮晶晶的五角幣說。“哈?那太好了!”我一邊說,一邊在石縫里掏那枚硬幣。“出來了!”在我們的歡呼中,我聽出似乎有誰在生氣地大喊著,抬頭一看——
天哪!正是那個收銀員!然而,我們沒有看出她的怒氣沖沖,而是一臉歉意。“怎么啦?”我問。“哎……對不起呀,我們的機器壞了,打錯價格了……”天!我立刻暈倒。
等收銀員還了小紙花,走了后,我把那枚硬幣翻過來看看,咦?這不是我半年前掉的那個硬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