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禮物》這篇文章,我心中的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文中的父親雖然窮,但他非常疼愛他的他的女兒,就算女兒沒有考第一,他也實現了諾言。女兒非常乖巧,處處為父親著想,學習成績很好,負擔了所有的家務活。
而我們呢?我們飯來張口,在這家中都是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在這樣的良好的生活環境中,不,準確的說,應該是在這樣優越的生活環境中,我們承擔的了這么多的家務嗎?先暫且不說承擔,家務活我們連做都不會做,更不會主動做。再說說學習成績,她生活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卻有著優異的成績。我們的家庭條件雖然優越,卻沒有她那為學習而奮斗的熱情。
相比起來,我們和她的生活是不同的,一個富裕,一個貧窮,大腦里所想的事也是不同的。她的大腦里裝著學習,怎樣才能節約時間,多做一些家務。我們的腦子里整天想著電腦游戲,流行歌曲,這又是一點不同之處。她不讓父親花錢給她買自行車,卻攢了許多天的坐車錢,給父親買了一雙鞋。我們從小就常問父母要東西,不管貴賤,不管父母有沒有經濟實力,不管要買的東西有沒有用處,只要相中,就一定要買。
我們和她同樣都是孩子,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