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從《少年勵志故事》一書中讀到了這么一篇文章:
在上世紀,有一個十分愚蠢的青年。他自幼就不聰明,3歲才會講話。他十來歲才進小學,但還是年年考倒數。這一年,這個青年,17歲了。他的父親把他送進了初中。在第一學期里,他幾乎沒有及格過。偶爾,會考到60分。學期末,他還是不及格。他在同學們的譏諷、嘲笑聲中,暗下決心:我一定要超過你們!
從此,他天天穿梭于圖書館和教室之間。一有時間,他就會翻開筆記本,看看筆記。終于,他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大學畢業后,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有一天,老師問:“誰能把青蛙卵從蛙體剝離出來?”那些長著藍眼睛、頭發金黃的外國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而唯一的中國人,那個男青年,立即起身告辭,急速返回圖書室,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又回到宿舍,開始做實驗。后來,經過不懈努力,他終于成功了。他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位起步遲,但又通過努力成功的男青年,就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爺爺。
我想在讀了童第周成功的故事后告訴大家,只有勤奮,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