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風(fēng)吹進(jìn)車窗,我?guī)е娜罩形绲臒┰?,把頭靠在車窗上,微微地閉眼小憩。
公交車搖搖晃晃地前進(jìn)。車在一個站牌前停了下來,我睜開眼,挪動了一下身子。一個身影走了上來,我睜大眼睛,原來是一位頭發(fā)已發(fā)白,走路蹣跚的老爺爺。此時的車間已經(jīng)滿是人了,他在這人群中緩慢地移動著.讓座嗎?我在心里嘀咕。可是,離目的地還有好幾里地呢!不讓嗎!那又太沒公共道德,完全不把長輩的教誨拋在腦后了。
讓?不讓?在這場心靈的爭論中,良心戰(zhàn)勝了我的自私。于是,我轉(zhuǎn)過身,尋找那老爺爺?shù)纳碛啊N铱吹剿?,他也正注視著我。我馬上站了起來,站到了旁邊。那老爺爺好象與我心靈相通似的走了過來。他扶住椅把,慢慢地做了下來。待他坐定后,他回過頭,沖我感激地望了一眼,我好象看見他的嘴角上揚(yáng),好象聽到他說“謝謝”。那眼神,那微笑,是多么親切,多么美麗。我望著窗外,困意和煩躁一絲全無。取而代之的是心靈的愉悅。那位老人的眼神好象一汪清泉,讓我在炎熱的夏季,給予我清涼。我的眼前不時浮現(xiàn)出剛剛那一幕,好象正欣賞著一幅名畫。
現(xiàn)在,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在給予的同時,我們獲得了快樂,獲得了一顆感恩的心。而我們所給予別人的與這相比,簡直是太微不足道了。這個鏡頭使我受到很大啟發(fā),也使我受到很大教育。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品質(zhì)。倘若每個人都能像讓座的人一樣助人為樂,社會又何愁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