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默默念叨著這首簡潔而值得令人深思的詩,眼眶不禁濕潤了。我有一個好媽媽,她給了我快樂的童年、驕傲的現在與美好的未來,她給予我的愛是無私的;是無言的;還是無數的,如果我想衡量,那只能說是海水斗量。
而在以前,我卻不曾發現,不僅如此,還不懂事地與媽媽吵架,覺得媽媽對我的愛不夠。直至現在我才深刻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所以,我這個曾經的“不孝之子”要做些彌補,就讓我帶著你們進入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去尋找媽媽那偉大的母愛。
清晨,母親早早的起來,在廚房中來回穿梭,只為給自己即將上學的兒子做一頓豐盛點的早餐。做完早餐,天也漸漸亮了,媽媽又會來到我的床頭,輕輕的呼喚,叫我起床,而我卻喜歡賴被窩,總不起來,媽媽倒也不急,只是將她那冰涼的手伸到我的被子里撓我癢癢,直到我實在忍不住一個鯉魚打挺做起來大笑,她才慈愛的拍拍我的腦袋,說:“時間不早了,快起來吃早飯。”我一骨碌翻下床,刷牙洗臉吃早飯,而媽媽則坐在一邊吃一邊吃飯一邊不住看著我吃,好像看了這么多年都看不膩似的。我一陣風似的吃完早飯,媽媽也趕緊換衣服,與我一起出家門——她還要上班呢。
我問自己:“這是母愛嗎?”
中午,我和媽媽一起去學校食堂吃飯,不論媽媽有多餓,總是比我晚去,后來我知道了,她是特地讓我去端飯盒的。開始吃飯了,媽媽總是先把大半罐的飯舀到我的碗里,然后不斷地往我碗中夾菜,還一直說:“來,上了這么多課,多吃點,下午還要上課呢。”我聽了,埋下頭迅速的吃飯。突然,我被突如其來的一聲咳嗽給嗆到了,媽媽見了,一臉的愁容,仿佛發生了什么大事一樣,使勁的幫我拍背,還不斷地給我喂湯,很快,我便恢復了正常。
飯后,媽媽會遞給我一塊布,讓我自己洗自己的碗,四年如一日,我每每要求媽媽幫我洗,她都一口回絕了,說:“你已經不是幼兒園的三歲小朋友了,應該自己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媽媽的“冷酷無情”,使我在三年級時就能夠獨自將十幾個人的碗筷洗的干干凈凈。我問自己:“這是母愛嗎?”
晚上一回到家,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只很快地叮囑我:“一定要先練琴,然后再寫作業。”就再次鉆進廚房開始為我們的晚飯所操勞。我便回到房間里練琴,正在煮飯的媽媽現在就成了我的“忠實聽眾”,偶爾提一些小意見。雖然媽媽一心兩用,但是沒過多久,飯桌上依舊會出現豐盛的四菜一湯,我真搞不懂,媽媽是如何邊細聽我的琴聲邊兩個鍋一齊動用的,總之,半小時之內,她總能夠在餐桌上給我一個意外驚喜。
我問自己:“這是母愛嗎?”“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每當聽到著催人淚下的動人歌曲,我便會想到我那含辛茹苦的媽媽,她為了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暗暗在心中發誓:等我長大了以后,我一定要竭盡所能善待母親,讓她可以頤養天年。子女們,不要猶豫了,盡自己的能力來善待生你養你的母親,因為我們欠她的太多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到母親永遠離開我們的時候才想到報答,我們應該學會知恩圖報。讓自己的母親省省心吧!這是一個小學生發自內心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