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節。最讓我期待的還是晚上。夜幕終于降臨。當我坐在窗邊欣賞那又圓又亮的月亮時,不禁浮想聯翩。
在古代,人們對月亮十分好奇。看著那圓圓的月亮,于是編出了月宮和嫦娥奔月那美麗的神話。而生在現代的我,還是寧愿相信在遙遠的月亮上住著美麗的嫦娥,也不愿相信月亮其實是坑坑洼洼,怪石嶙峋,是中午的氣溫有幾百度,而晚上又有零下幾百度的怪星球。但的確是事實。而月球,也見證了人類又向科學邁進了一大步。
人們用載人飛船載著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而古代,人們不僅是對月亮的無知,還對“宇宙”沒有一個概念。
古人們時刻都在猜想,才有了“天圓地方”,“蓋天說”和“地心說”。但即使是在現代科技這樣發達,可古人們的猜想依舊沒有成為笑談。應為這些猜想見證了人類進步的足跡,人類的騰飛發展,記錄了人類一步一步的走向文明,走向繁榮的偉大征程。
在課本中,我們輕而易舉的學到了:地球是球體,宇宙大無邊,地球繞著太陽轉,宇宙不止一個小小的太陽系……在我們看來,“地球圍繞太陽轉”是句再簡單不過的結論,但誰知道,哥白尼用了一生的心血,才鑄就了《天體運行論》這本偉大著作。伽利略也因為贊同“日心說”被羅馬教皇囚禁。
而哥倫布為了證實地球是球形的,便帶了一個航海隊出發了,開始了環球一周的旅行。在途中困難重重,而哥倫布又因為與土著人發生了爭斗,被殺死了。歷盡艱險,最終,哥倫布的航海隊花了多年時間,繞地球航行了一周,為證實地球是球體作出了巨大貢獻……
回首過去,古人們的猜想對今天的科學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人們對宇宙的求知與渴望,人來至今也許可能還對宇宙一無所知。也正因為人類不滿足于現狀,對未知的東西的好奇,才使人類在萬物中脫穎而出。我們應該感謝每一個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先人,因為他們的每一分貢獻都對未來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思緒又被拉回到了月亮前。再看看它,好像已經脫去了朦朧的面紗,在向我們滿滿地訴說著宇宙無窮無盡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