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為了自己祖國的和平與美好。犧牲自己的英雄,他們的這種精神讓我感動,而蘇武就是這樣一名英雄!“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苦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每當提起這首“蘇武牧羊”,就讓我不禁想起蘇武當年的故事:蘇武是代郡太守蘇建的兒子,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做了皇帝的侍從,并逐漸提升為中廄監。
天漢元年,任中郎將。當時漢朝與匈奴的關系非常緊張。太初四年冬,新單于且鞮侯即位后想與漢朝和好,遣回了以往扣留的漢使,天漢元年三月,漢武帝為答復匈奴善意,派中郎將蘇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送還原被扣留的匈奴使者,并饋贈單于貴重財物。蘇武等人到達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漢人虞常等人與張勝密謀,想劫持單于母親閼氏回歸中原。虞常等人的計劃敗露后,蘇武受到牽連。
蘇武不愿受辱,但自殺未成。單于派衛律逼迫蘇武投降,并允諾賜予高官厚祿,但蘇武不為所動。后來單于把蘇武關在地窖中,斷絕飲食,逼他就范。蘇武以雪,羊皮片等為食,堅持數日不死。單于沒有辦法,就將他流放到無人煙的北海邊放羊,說要等到公羊生子后才放他回漢朝,但誰也知道公羊是不會生子的。始元二年,匈奴發生內亂,新單于壺衍鞮無心打仗,又想與漢朝和好。那時候漢武帝已死,他的兒子漢昭帝要求遣回蘇武,單于謊稱蘇武已死。后漢昭探知實情,單于不得已答應放蘇武回國。始元六年蘇武等人由漢使迎接回國。至此,蘇武被困匈奴長達19年。
回到長安的那天,全長安城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胡須、白頭發的蘇武手里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因習知邊地民族,蘇武后被漢昭帝任命為典屬國,專門掌管少數民族事務。他在匈奴持節不屈的精神,被后出視為堅持民族氣節的典范。聽了蘇武的偉大事跡,我想你們心中和我一樣充滿感慨!蘇武為了尊顏為了祖國的和平,孤苦一個人痛苦活了19年。雖然蘇武沒有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是他為了漢朝受盡折磨和痛苦、饑寒。他這樣的行為與精神,不正如一名偉大的英雄嗎!蘇武偉大的精神,你的的心在千百年后仍會發光發亮。蘇武會在世人間流傳,他的精神會永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