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兩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分裂動亂走向統一大治的歷史時期。與唐帝國同時名垂青史的是一代名相——狄仁杰。
他出生在山西太原,是我們山西人的驕傲;他出生在大唐帝國時期,是大唐王朝的驕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沉浮: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對武則天的弊政多所匡正,他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大唐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登上太行山,遠遠望見一片白云孤飛,狄仁杰告訴同行的人:“我的親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說完注視良久,直到白云飄去才又重新上路。他的同僚鄭崇質將要派往西北絕域執行公務時,擔心母親年邁多病,狄仁杰勸道:“你怎么可以讓年邁的母親在萬里之外為你擔憂。”于是進見并州長史藺任基,請求代替鄭崇質遠行。狄仁杰至親至孝,也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楷模,他體貼百姓,世間萬物,他堅持正義,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狄仁杰執法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敢于犯顏直諫。他不僅為朝廷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培養和選舉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如: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干練的官員,他們皆為中興名臣。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但他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此言一出,令古今贊嘆。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狄仁杰。我喜歡他的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喜歡他的至親至孝,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以民為憂的品質與精神。狄仁杰被武則天稱為“國老”,其實狄仁杰更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老”和“砥柱”,是世界人道德、品質、精神的航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