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午后,執一卷《上下五千年》,品一盞清茶。微風拂過,恍惚間我聽到一陣歌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身穿喪服,大小眾臣由一位氣宇軒昂的人領著。風呼呼地吹,易水泛起了波濤,一位壯士臨水而立遙望著遠方,長袍被風吹得飛揚,那不就是戰袍嗎?“荊卿,此去危險重重,兇多吉少啊。此事若成,我代天下人謝你。若不成,我燕國百姓陪你成仁!”
一陣慌亂,群臣呼喊,素來威武的秦王此時也驚慌失措。荊軻,那位勇士,最終被自認為天下無敵的秦王拿下了。宮內歌舞升平,論功行賞,封侯封爵;獄中,壯士心灰,暗念故鄉。我問:“若你早知如此結果,當日在易水邊,你還會走嗎?”“我會的,縱然前途已知,我仍會走,即使再給我十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會走的。”壯士目光堅定,他的心中裝載太多:天下百姓的命運,燕國的存亡,燕王的希望。他必然會走,我堅信。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的琵琶聲,在漫漫沙漠中顯得格外動聽。遠處駝鈴陣陣,一路長長駝隊向這里走來,車輿上坐著是的誰?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雖然淡裝素裹,卻仍舊是美麗動人。
當初懷著憧憬進宮,她也曾盼望君主恩寵,卻因自身出淤泥而不染,不愿賄賂畫師,終被一紙畫相捆綁。時間的流逝讓她對昏庸的元帝再也不抱任何希望,毅然選擇了遠嫁匈奴。
一陣狂風,馬嘶叫著,人呼喊著,漫天飛舞的黃沙打著她嬌嫩的臉龐,隱隱約約地痛。最終風停了。我問:“若你知路途如此遙遠,生活如此孤苦,你還會走嗎?”她微笑,回頭望了望漸行漸遠的家鄉,“我會的,若我此去可以讓匈奴不再侵犯,讓我朝百姓不再生靈涂炭,我一定會走。”她的肩上壓著太多百姓的生命,她必然會走,我堅信!”
“將軍,不可呀!”“將軍,此去必定兇多吉少,不去為妙!”……眾將的勸說,他去定定地坐著,案上是十二道金牌。
“兒呀,記住為娘的字!”瞎眼的母親在他臨走前在他背上刺下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國養我教我,我必須聽從皇上的!”“將軍,請為天下百姓想想吧!”“我若不走,是為不忠,我若留下,是為不孝。不忠不孝我兩難呀!我要聽從我娘的,不忠不孝我只可選不孝了!”
轉眼,岳飛的雙膝已經跪在斷頭臺上。“若你知道這一去是如此結果,你還會走嗎?”我問。“會的,娘的話仍猶在耳,為人臣盡忠是我該做的。”說此話時他的目光是那么堅定,語氣是那么有力。我不明白他心中具體所想,但我堅信他會走。
歷史的年輪永不停息地轉著,該走的終究會走,該留的也未離開。但是一個“走”字,包含了多少辛酸!
你還會走嗎?會的,你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