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微風,伴著紅霞,伴著歸巢鳥兒悅耳的歌聲,一陣陣二胡聲響起,那歡快的聲音,猶如一個個調皮的小孩,蹦蹦跳跳,和即將西沉的太陽說再見。記得第一次見到二胡,是四歲。那時,我看到外公神氣十足地對著晚風,拉起那意境深遠的《二泉映月》、催人淚下的《江河水》、思緒如潮的《三門峽暢想曲》、宏偉壯麗的《長城隨想》時,我立刻對二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它那悠遠綿長的聲音,使人感到舒適,更讓我仿佛看到了中國光輝的歷史,聞到了二胡那古色古香的味道。
從那以后,我便常常懇請外公教我拉二胡,可是外公卻總說我不到學二胡的年齡,使我非常著急。今年三月份時,外公買回了一把被雕刻得及其精美的二胡,說這是給我買的,因為我可以學拉二胡了!我激動無比,立刻和外公學起拉二胡來。“這是弓,這是千斤,這是外弦,這是內弦……”外公仔細地給我講著二胡的結構,我聽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接觸到二胡,剛拉時,手在微微地顫抖,很激動。經過外公的反復講解、示范后,我終于拉出了二胡最基本的七個音調。盡管那聲音很奇怪,像鴨子沙啞的叫聲,拉到一半,聲音還會突然斷掉。
雖然很難聽,可是我的興趣正濃,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拿起二胡,一遍又一遍“咿咿呀呀”地拉著。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現在,我不僅能準確、流利地七個音調,還能拉出《兩只老虎》、《小星星》等許多首簡短的樂曲了!也許這對于一些已經練了很長時間的老師、同學來說,只是小菜一碟,而對于我,這是付出多少汗水才得來的收獲啊!現在,雖然學習越來越緊張,還得練琴,休息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勤奮地練習,把二胡——這項中國已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傳承下去,并讓它名揚四海,成為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