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經典作品《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之作。
我從二年級到現在一直都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書中主要描繪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興起、衰亡的歷史過程,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云畫卷。站在那歷史舞臺的出口處回首,那風起云涌、英雄輩出的情景使我不禁產生許多想像,同時也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我非常佩服那里面的一些英雄人物,比如說:關羽、呂布、魯肅等……尤其是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而草船借箭,更是將他過人的智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劉孫聯盟后的一段時間里,大都督周瑜漸漸發現,諸葛亮的智謀遠遠高于自己,便想要除掉他,但好幾次都沒成功。
這一次,周瑜對他說:“現在軍中正缺箭,請先生盡快造出十萬支箭。”“什么時候用呢?”“十天夠不夠?”諸葛亮大笑道:“哪用得了十天,三天足亦!”并且在周瑜面前立下了軍令狀。而周瑜背地里卻告訴魯肅不要幫助孔明。后來,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在每條船上都扎了三十個士兵草人。一連三天,諸葛亮都拉著魯肅去喝酒。周瑜知道后,很高興。第三天夜里,江面霧氣騰騰,大風東去。諸葛亮上了草船,駛向曹營。曹操生性多疑,便命弓箭手放箭。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操的這個弱點,霎時間,草船上被射滿了箭,滿載而歸。周瑜聽說后,又氣又恨,但又不好發作,只得作罷。就這樣,諸葛亮憑著自己過人的智謀和博學在這場較量中取得了勝利。
其實,諸葛亮所策劃的無數個金典戰例,都源于他的博學廣識為基礎,才使他能有過人的膽識,成為了讓后人佩服的英雄人物。這也是我從《三國演義》這本名著中學到的。
上一篇:勞動節
下一篇:誦讀經典,感悟生活——《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