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爺爺寫毛筆字。爺爺在興致勃勃的寫字,我總是癡癡的看著,那時候覺得所有的“字”都像是很偉大的杰作似的。
到了七八歲時,在爺爺的指導下,我也正式地握起了毛筆,寫下了第一個“字”,那是一個多么令人難忘的時候。我躡手躡腳地挪挪簿子,磨磨硯磨,心情總安定不下來,又搔搔耳朵,蘸蘸墨汁,好不容易用那微微顫抖的手,寫下了第一個“字”。哦,看看這一個筆畫傾斜而且磨又化開的字,再看看爺爺那張充滿笑意的臉,我是多么高興啊!漸漸的寫的多了,我也指導分辨字的好壞,看到爺爺的一手好字,我真是羨慕極了。因此,我也就更加努力地不斷地寫,想要磨練出一手好字來。在練字之余,我總喜歡呆呆地望著天空,看看天上的云朵。空中的飛鳥,看看身邊的小草,花上的昆蟲,因為我聽爺爺說過,伏羲氏看到龍而作“龍書”,神龍氏看到稻禾而作“八穗書”,倉頡看到云朵而作“卿云書”,帝堯看到神龜而作“龜書”,說不定有一天,一只蟋蟀也引起我的靈感作一個“蟋蟀書”,那該多有趣啊!唐代盛行的楷書,我從小就喜歡寫,也喜歡看。為此,我又對書法有一種特殊的喜愛。唐代的書法名家個個爭奇斗艷,像萬紫千紅的花兒一般。如褚遂良的字秀媚、溫雅,像是剛出水面的芙蓉一樣。他的《雁塔圣教序》寫得非常好,包世臣曾評之為“從左觀至右,則字字相迎,從右看到左,則筆筆相背”,可見他筆下的功夫是多么的深厚。
歐陽詢的字筆力勁險,有著龍爭虎斗的景象,云霧籠罩的氣勢,含有尖峻挺拔的意味。他的《九成宮醴泉銘》一點畫之間的組織都異常的精密,用筆勁削,以險峻高絕為其特色。顏真卿的字更是一絕,他的字和他的為人極相似,剛健圓熟,向來就被看成端莊強韌的象征。他的《多寶塔碑》是他傳世最早的一幅碑帖,其字起止轉折,頓挫都很顯著,方整嚴謹,很適合初學的人練習。柳公權的字勁挺秀拔,有顏書并稱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欣賞這些名家的字,真是其樂無窮。通過多年的練習,寫字已經成為我的一種趣味,一種享受,特別是在我學習上遇到困難,心情煩躁不安時,只要一鋪開紙,一提起筆,我的心就會變得異常平靜,整個人如同置身于世外,有清風,有鳥語,也有花香……
由于我的越來越愛好書法,只要一有空就沉醉其中,所以進步的非常快,特別是在去年,我順利地通過了書法的等級考試。我愛練字,是他讓我的生活充滿趣味,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上一篇:令我難忘的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