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幾乎沒去什么地方,回想一下,差不多稍遠一點的也就是姥姥家和奶奶家了。
奶奶家離我家也就十幾里路,玩兒了十幾年,閉著眼都能跑,著實沒啥好說的。
姥姥那個村稍遠一點,離我家也就差不多七十里路,做公共客車用不著仨兒小時就到了,自己開車,用不著40分鐘。姥姥那個村兒,算是不小了,不過那村的地勢不平,高高低低的。年年都去好幾趟,沒啥意思。即使有山,也早就玩膩了,不要說沒什么正經八里的山。只有幾個“坡”(注:指小山包,一種形狀類似于山的土坡,農村人都叫坡)和幾個水塘子,還有一條小河,不深,水倒很輕,不過沒什么東西,再說,對于我這樣在一個三面環海的縣城里長大的孩子,不把小河什么的當東西。這也就是在沒什么好說的了。剩下唯一一個有說頭的地方,就是上坡那一大片土地了。
那村兒的地勢挺怪的,從西往東是慢慢向上走的,幾個水塘子和小河就在西邊,是最底處;從北往南是慢慢向下走的,南北有一條馬路橫著穿過去了,這樣就把村子東西分開了,馬路東邊的是走上坡,西邊的是走下坡。姥姥家有一個小農場,就在村子東邊的土地上,是村子的最上方,一般村里人有養什么牲畜的都在那兒蓋農場。順著姥姥家的農場再往東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土地,還有好幾個很深的大溝子,現在被村里人弄成了梯田,要是沒了那些小麥,乍一看,還真有點兒黃土高坡的感覺,特別是冬天的時候。要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到那兒去吆喝兩嗓子,馬上爽呆了;沒事兒干的時候,到那兒一轉悠,立馬活力十足;沒勁兒的時候,上那兒一站,保準神清氣爽。
暑假在姥姥家的時候,姥姥家悶得慌,我就跟表妹拿著小板凳,到那兒去坐著玩兒,那個小風兒是乎乎的,舒服極了,也沒什么蚊子。要不是天黑了,潮氣太重,我就在那兒睡一晚,要不回家還得悶一晚上。
到了那兒,你心里就什么雜念就沒有了,渾身上下只能感覺兩個字,就是舒服。那舒服不是一般在家看電視能感覺到的,玩兒電腦能感覺到的,只有當你身處其地,才能感覺到那一種全身上下,由內而外的干凈,暢快。
舒服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