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自打剛出生開始,就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幼兒園,學前班,小、中、大學,就像火車過軌道一樣,成才循規蹈矩的完成了他的學業。畢業后,成才因為平時默默無聞的,社交和人緣都不好,可憐他只能拿著一本某某大學畢業證書,在一家服裝店當了個小店員。其實不要看成才整天默默無聞,像只呆頭雞似的,他也有轟轟烈烈的理想:成為一個企業家,或者是一個有名氣的管理者。成才怎么也沒想到,他的理想因為家庭而破裂:
成才成了家,又有了一個女兒,不過他還是在那家服裝店當小店員,沒有一點起色。現在步入人生的巔峰的成才,滿腦子里想的就是:晚上回家老婆再給我烤只雞、弄些啤酒喝喝該多好,昨天托人幫女兒進機關幼兒園的事
情不知妥不妥……現在的成才已經忘了夜校的學習,忘了他激情澎湃的理想。他的生活開始物質化,更加的現實化,他時常有這樣的感覺:我的生活開始繁忙,可為什么,我的靈、魂,卻好空虛呀!成才的斗志和銳氣開始被一點點一點點地腐蝕消磨,他變得越來越麻木、卑怯。曾幾何時,那個充滿斗志、滿腹希望的小人物變成了一個茍延殘喘在這個世上的老頭。他的心,他的魂,已經完完全全退化成了一個小人物,一個真正的小人物。
紀田很早就失去了她的父母親,靠年邁的奶奶那微薄的資助,她完成了小學學業。雖然紀田的成績在班里是數一數二的,但她還是毅然放棄了學習,出去找工作。在這個找工作靠文憑,吃飯還要看證書的弱肉強食的時代,
紀田哪里能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她咬了咬牙,在好心人得介紹下,當上了馬路清潔工,這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里,紀田忍受了非人的艱苦環境:每天凌晨就開始掃地、晚上很遲才能到家,因為要省錢給奶奶治病、留足上夜大的錢,挨餓是她的家常便飯。同事們看她生活這么苦,也經常幫助她。她是一個有志氣的人,一節課不落的上完了四年夜大。她開始完成她的夢想:成為一個轟轟烈烈的作家。她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用了接近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兩本輝煌巨作:《一地羊毛》、《我的故事》。書用細膩的文字表達出了紀田的傾訴,平易近人的小說卻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紀田用她樸實的文字引起了世人對小人物的關注,成為了文壇中的一代佳話。
就這樣,紀田依靠她的努力變成了一個“大人物”,擁有了萬千讀者“粉絲”。有意思的是,在這萬千讀者“粉絲”中,有一個叫成才的人,一個原本家境比紀田要好上萬倍的“小人物”。
上一篇:流年呼嘯第二季燈火闌珊
下一篇:沒有你,我的築夢旅程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