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本來是一個樸實的貧苦農(nóng)民,18歲時喪了父母,為了混口飯吃,來到北京做苦力,成了人力車夫。
他年輕力壯,正直好強,忠厚勤勞,從一拉車就渴望做一個“自由車夫”。為了買一輛人力車,他起早貪黑,出賣苦力,在烈日和暴雨中忍受煎熬,“半死不活地,低著一步一步的往前拽......”“風里雨里的咬牙”,“茶里飯里的自苦”,節(jié)衣縮食,拼命苦干,整整花了三年的心血,才積聚了一百塊錢,自己買了一輛車。他滿以為從此可以不再受車廠老板的氣,靠著自己的力氣和車子,爭取一個起碼的“人”的生活。但是,在那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他用自己的車跑了一趟西直門,就被反動軍隊連人帶車一起抓走了,后來費盡了周折才逃出了狼窩。
他又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繼續(xù)省吃儉用,租車賣力氣,把用血汗換來的錢,“一塊一塊忘悶葫蘆罐里放”,為再買一輛車而奮斗。但是,他拼死拼活積攢起來的錢,又被偵緝特務(wù)搶劫一光。
他依然渴望做一個:“自由的車夫”,信心沒有動搖,想買車的希望還是不肯放棄。后來,他用妻子虎妞的私房錢買了一輛車,幻想靠自己的力氣活下去。可是,貧困交迫的生活使他不得不忍心把車子押出去,而到期有無錢贖回,車子被高利貸者吞沒了。不久,虎妞也因難產(chǎn)死去,他可憐的生活理想終成泡影。
他在苦海里掙扎,留下孤子一身,再也直不起腰來,慢慢的學會了抽煙喝酒,賭博騙錢,性情也暴躁起來。他走投無路,只好去給反動的“請愿團”打打氣,為了“紅白事”當當差,萬惡的黑暗社會把它推向痛苦的深淵,終于使他走向墮落。
著名作家老舍在長篇小說《駱駝祥子》里描寫了祥子一生的悲劇,寫出了他的幻想、奮斗、痛苦和不幸。祥子的命運是舊中國城市貧民的共同命運。祥子的墮落是對舊社會的有力控訴。作品通過祥子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吃人社會的罪惡本質(zhì),同時也說明了在那樣黑暗腐朽的社會里,一個勞動者要想通過個人奮斗來擺脫貧困和奴役,是不可能的,只能成為黑暗社會的犧牲品。作家雖然沒能在作品中給人民指出一條光明之路,卻能激起人們對舊社會的憤恨和對被殘害著的深切同情。
上一篇:擁有飛翔的中華
下一篇:嘆息——讀《憂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