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自遙遠而來散文
梳篦,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金鈿、銖花、勒子并稱為中國八大發飾,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青絲三千尺,芊手走梳篦。”古人善蓄長發,因而梳篦人人必備,尤其是愛美的女性,幾乎梳不離手,后來慢慢發展為把梳插在頭上成為飾品,唐代周昉的《紈扇仕女圖》中可以看到作為發飾出現的梳篦。
梳篦,是梳子和梳篦的總稱,都是梳發的一種工具。“疏者為梳,密者為篦。”年輕人可能沒有見過篦子,可是上了年紀的人都對它記憶猶新,因為它見證了華夏兒女溫暖多彩的流金歲月,內心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篦子中間是一道橫梁,篦齒緊密均勻排列,呈長方形,一般由竹、骨、木等制成。主要是用來去除藏在頭發里的頭屑污垢與虱子等寄生蟲,同時也可以按摩頭皮舒筋活絡。“新梳舊篦綰青絲,絲絲入扣織情思。”自古梳篦還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有著情定終身、白頭偕老之寓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不僅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年華匆匆,當我們回首往事時,驚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古老的傳統技藝正離我們漸行漸遠。
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邢家村,當年就有做梳篦的老手藝人。因為村子處在坤龍水庫位置,1962年邢家村分成了北邢家、南邢家、中邢家三個村,北邢家村曾經在如今的村委大院開辦過梳篦廠。帶著對傳統技藝的尊重與敬仰,我走進了今年已經75歲的邢延坤大叔家。
當我說明來意后,大嬸熱情地從里屋拿出一個捆綁結實的紙盒,打開紙盒,里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半成品的篦子,隨著盒子的打開,老人也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仔細地回想篦子制作技藝流程和當初村里轟轟烈烈的.勞動場景。
據老人講梳篦是一種精湛的民族技藝,選料精良,做工考究。純手工制作,工藝細致繁多,工序反復復雜,從開料到制成一把成品篦子前前后后需要72道工序。做好篦子必須要有三大步,首先辦好篦齒子。將采購回來的竹篾截去節骨,浸入水中泡透到沒有硬心后,拿到大刀上刮第一遍去掉青皮,然后開成每根寬一公分的竹條,再上刀刮掉竹瓤,由于竹條比較厚,因此要窄竹篾,再刮,再窄,再刮瓤,反復幾次后達到篦齒的寬窄厚度后,開始染色,大紅或者黃色;染色后的竹篾用鐵板折斷,篦齒做成。
第二步做梁子和檔子,選竹根部的原料,刮去青皮后,鋸成節,破成塊,按梁子的大小削寬窄。銼刀磨梁頭至光滑圓潤,梁上印花。梁子做好后做檔子,將竹料去青,鋸成和篦齒一樣的標準長度后,再鋸成一公分寬的竹片,一面兩個邊角剪成半圓形并打磨光滑。
第三步合篦,棉線纏成一個大球,上下各有一根細長的竹齒條綁好,將檔子、細短的篦齒夾在里面,一個個逐一緊密扎好,一把篦子扎兩排線繩。為了篦子整體外觀美,可以把染色的和本色的篦齒摻插排列。篦子邊打齊,木炭生火,化膠,兌入少許面粉,粘上梁子,用刀刮去多余的膠,這時一個初步的篦子基本形成。用鏟刀鏟齊篦齒后,再用平板刃道修齒直至尖滑,最后刷上清漆,至此一個纖巧精美的篦子方才大功告成。
聽老人仔細地講解著技藝流程,我深深地感到做篦子工序太繁瑣。“是啊,確實不容易。”老人說,我們當時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竹篾都是從縣城土產雜品直接進貨,質地堅硬,富有韌性,而且經久耐用,那時工廠里分為4個組,每個組有十幾個人。村里書記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篦子的產品質量,曾派人專程到常州參觀學習,回來后反復研究實驗,將先進生產技術與民間傳統技藝相結合,取長補短,最終生產出既經濟實惠又質量上乘的篦子。
當談到產品銷路的時候老人高興地合不攏嘴,告訴我當年篦子年生產量達到40萬把,以產促銷,百貨大樓負責銷售,每把兩角二分,由于生產量大,所以利潤也非常可觀,因為有了這門手藝,邢家村成了方圓百里的富裕村,能干的進廠子干活,不愿干的就走南闖北銷售篦子,產品打包裝箱,每箱1000只,暢銷大江南北,北至黑龍江,南到紅色根據地貴州遵義,和梳子一樣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必備的家庭生活日用品,銷售量逐年穩步攀升,我們文登高村邢家篦子一路絕塵遙遙領先,紅紅火火,轟動一時,讓當時掖縣生產的篦子望塵莫及。
邢延坤大叔在村廠子干了十幾年,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后自己又干了好幾年,多年的生產銷售與篦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爺爺當年就是以做篦子為生,如果現在還在世已經一百多歲了。”誰能想到,小小的篦子曾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有著百年的歷史?百年技藝,百年傳承,時代在不斷發展進步,作為實用價值,篦子已退出了曾經輝煌的舞臺,然而作為一項傳統手工技藝,卻始終牽掛著老人的心。“如今村里的年輕人都在城里打拼,想當年做篦子的很多老藝人已經逐漸年老體衰甚至離世。”老人遺憾地說,現在村里完全掌握制做篦子技藝流程的已經為數不多了。
經大叔的介紹,我還走訪了村里曾經做木梳的手藝人賽序友,今年已經82歲,老人身體不好聽力也很差,躺著炕上,但還是向我詳細講述了木梳的制作技藝,并展示了一塊做梳用的梨木和一把鋸子。老人說他做的梳木料采用梨木和棗木,前后大約是18道工藝,破板,蒸板,量長度截材,畫梳樣,鋸割兩遍,剔梳齒,剜梳背,推梳背,染色,描花……和邢延坤大叔一樣,他的木梳技藝也是世代相傳,純手工藝。
離開村子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值得高興的是梳篦技藝已經列入文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手工梳篦,因其天然木質紋理、雕刻花紋圖案、顏色等各方面的影響,每一把成品都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絕版,絕不雷同,因而擁有自己的個性特征與生命歷程,嚴謹的工藝流程與精工細作讓這些古老的物件有了自己的血肉與靈魂,具用鮮活的生命力,那種穿越時空直抵心靈的古樸與嫻靜讓人一見傾心,愛不釋手。千百年來,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梳篦始終一視同仁溫柔以待,輾轉流連于主人飄逸的三千青絲間,百般呵護,不離不棄。
手工梳篦,從遙遠的古代走來一直沿用到現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勞動人們不斷地從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是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其豐富內涵、深遠意義與藝術價值,絕不是現代機械化大批量生產出的千篇一律的復制品所能夠替代的。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光的流逝而更增加老物件的質感與厚重感,它所流淌的歷史價值、藝術魅力與人文理念,都將永遠在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溫柔了歲月,也驚艷了時光。
手藝是永恒的。尊重并愛惜手藝,愿百年技藝永世傳承。
爭吵為何而來散文
我從來都不知道,爭執是有何而來。
即便常常跟人家有爭執,依舊不知道爭執從何來,從來沒有深入過地去思考。只是日前,所發生的一場爭執,讓我覺得有些許的尷尬。雖說爭執的主人公并非是自己,卻是因自己的一句話而起。回想,只覺一陣自懺之意。
爭執發生于大年初五那天,過年時節原該是喜氣洋洋,今年卻是冷冷清清,倒真應了李清照的那首《聲聲慢》的那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雖不至于“凄凄慘慘戚戚”,卻亦是冷冷清清。
許是老天覺得我們過年氣氛實在過于清冷,有點看不過去了吧。就給我們來了場“火氣”旺一旺那個氣氛呢。只是,這場“火氣”卻是經由我的嘴巴而出。
著實讓我實際體驗了一回“禍從口出”。
只因我一句話,讓我家人因此吵鬧,滋味實在不好受。最不好受的,我遭了罵。
其實,我很多時候都覺得吵架的起因,著實讓人覺得可笑呢。
在我看來,爭吵的人物亦可分成好幾種。
為了家庭瑣事,芝麻綠豆之事亦能夠爭吵半天的,該是那些家庭主婦吧。畢竟此等分類之人,在家里亦是無所事事,時間過于空閑,心里難免煩躁,若是遇上些稍微強差人意之事,便會借題發揮。
再者,為了一些公事而爭吵半天之人,該是那些有識之士。遇上對方反對自己論點之事,便為那些事兒爭個長短,吵得脖子紅了,青筋暴跳,卻只能落了個壞印象。過后反思,即便知錯,亦是無補于事。
然后,為了一些時事政治而爭吵個半天的,大多都是有些社會經驗的人了。他們是真的希望聽者能夠吸收那些課外知識,不過其中難免帶點賣弄色彩。
其實爭吵的原因,有些事的確比較重要;有些卻是幼稚可笑。總之,觀點如何,論點百樣,端看大家價值觀,更取決于觀看事物的角度。
爭吵,是大家生活中最是常見的,小至平凡家庭,大至豪門,亦會有爭吵存在。不過,大家爭吵的論點不一樣而已。有些爭吵是正常的,至少還可以證明這個家還有旺氣;倘若,大家各顧各,回家就關上房門,將家人阻隔在外,那就會缺少溝通。
所以,爭吵亦是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壓力的一個釋放渠道。不過,話說回來,倘若爭吵過多,亦會有壞處,這樣會讓大家厭倦對方,反而失去了包容,讓家庭失去了溫暖。我想,這該是《中庸》中的“過猶不及”吧!
有時候,爭吵的火焰亦是可以很快熄滅的。端看一方是否愿意讓步。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特別深刻的文章。最深刻的是一個男人提到,若是與妻子吵架,率先喊停投降的人一定是他。他說,最快喊停投降的人不一定是輸了,而是他還保留著理智,權衡了得失,所以才做了最好的.決定,將對這個家庭的傷害降到最低點。維持了他與妻子之間的感情,他說,他跟他妻子的感情一直很好。
我想,這個男人實在是做的太好了。通常爭吵,難免熱火朝天,如此一來,理智亦會燃燒殆盡。這樣就沒有考慮到,再爭吵下去的結果會如何。若然再吵下去,大家的感情只怕會跟著理智一樣燃燒殆盡吧!
所以,我說不論是做什么事情,不論你在公司的職位多高,不管你身份多么顯赫,永遠得記住《中庸》里面所說的。做任何事情,不要做得不夠,亦不能夠做得太過,保持持平狀態。
逸月在此祝賀各位,新年新氣象,能夠賺大錢,過個豐厚年。
尋你,蜿蜒而來散文
【第1句】:
尋你,青枝搖曳陽光已暖透枝頭,百花嫣然似燃燒的天火零星微綻。憑欄處暖陽傾瀉,燕子又幾度翻云攜水?再也不想端起夢里的濁酒,一味去緬懷那些夢囈樣的畫像,在如蘭的空氣里只為感知你那清婉的淺笑,落定在心房上去溫習那暖暖貼心的味道。
尋你,歷經了滄桑走過了坎坷,幾度風華奪目也幾度花期飄搖?裙擺蕩開柔波我踏花而來,不展示歲月里的傷口,也不低語我蜷縮的脆弱,只把搖曳的單薄交在春風的手里,借我白云的飄逸去神會你天外的軌跡。
尋你,我接受了生命里一次真正的沖浪。讓浪花的巨手,將我裸足上的塵埃清洗干凈。讓光潔的圣魂帶著八朵黃玫瑰擠擠挨挨的花語,佇立于你的墓前虔誠投遞。你的肖像在春陽中點得俊朗清亮,我知道你被骨癌奪去了生命,永遠去了輕煙裊裊的天堂。
【第2句】:
穿過時光迂回的隧道,那是殘留在青澀記憶里脆弱奄奄的氣息。你陌生得就像一位緩慢擦肩的過客,只在我的湖心投下過一粒小小的碎石。你是一滴露水落進夢里,一只飛鳥站在屋檐上,一片落葉翻卷在土壤上,似見其形不聞其聲的影像,淡淡地就抹平了痕跡。
此時的你安靜地躺在公墓里,可見我靜聽桃花粉落凋零無聲?記憶卻成一朵頑皮的浪花,細細踢打我踩有滄桑感的腳丫。我笑語盈盈,對視你不會言辭的肖像,細細溫習你當初炊煙縹緲的模樣,似一度潮水翻卷柔浪,宛如一只燕子又呢喃回聲。
記得你儒雅挺拔中,透著幾絲深邃的英俊,憂郁中有著拒絕她人解讀的幽深氣息。你似乎又是一篇青春飛揚流光溢彩的華章,在你的臉龐上輕易就能跳躍出青春霸主的魅力音符。那時,我隱隱冥想,你應該有天使依靠的肩膀,而我只是一粒漂浮的塵埃,只想落定在自己情感踏實的土壤上。
由于那時塵封在我心靈深處的糾結情思,像品一杯珍貴的香茗,一直不愿倒掉已沒有余味的茶渣,慢慢咀嚼,笨拙而疼痛地補救這種殘留在心里的感覺,一直不愿舍去。
學會無期等待,就是一張沒有機票的航向,茫然掙扎在沒有歸屬感的軌道上。我只想找一些武斷世俗的借口,想借別人較真的評判,從而把我從紅塵膚淺踢出局外,我疲倦的心靈不想再次受到紛雜的干擾。我真想在時光游走之間,有一個能讓自己安靜的房間,來哀悼我親手埋葬的愛情而已,在黑夜寫日記,成了我情感宣泄的唯一出口。
直至一些人謠傳我可能是有生理缺陷,為何那么冷漠不讓別人靠近?我才在盈盈糾結中明白我心一直未曾死去,情墨猶如涓涓細流奔騰不息。如若我心將在春天中老去窒息,情就像開滿枝頭的花朵終會有凋落的處所。一切隨緣天意,人自有定力迎接風云變幻的自生自滅。
我隱秘地喜歡著一位也喜歡著我的人,但遠去的馬蹄終結了這季微待綻放的花期,我的心被他帶入了一片泛濫的沼澤。你卻這樣不合時宜地出現在我的.面前。你顯赫的家庭,光鮮的工作,深邃的內涵,清挺的外表,足夠是一件褶褶生輝的外衣,我怕穿著你給予的精致皮鞋,我走不穩路也踩不實婚姻,堅硬地拒絕也相信我握不牢這份感情。
我們偶遇的那晚,你帶著十幾個俊男靚女,把姐姐的房間塞得滿滿的。你拿著一把晃亮的小刀,低著頭小心地旋著一個圓圓的橘柑,清香的水果味直抵我的鼻息。我狐疑地看著大家,大家怪怪地探視著我,當橘柑被你拎出了水,帶有你暖暖手心的溫度,僅只遞給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才明悟我們在大家的撮合下拉開了相親的序幕。
眾目睽睽之下,你一刀一刀地旋完,我就一口一口艱難地咬著,慢慢噙滿眼睛的是潮濕的觸痛,不經意地就勾出那張無關于你的臉。只是我抬起眼睛的一剎那,我深深地看著我的姐姐,又在為我的婚事背地自作主張,這不是一種親情的呵護,而是一種先斬后奏武斷的親情傷害。欣賞你是一張完美的畫,但我們不是兩情相悅的邂逅,或許不會結出期許的甜蜜碩果。為此相逢于眼神的瞬息直覺,我就知道我不會涉足你的領地,更何況你才剛剛大學畢業初入社會,穿越在喧囂的紅塵巷口,遇到的女孩又何止我一個人?
爾后我們被大家拉著進了舞廳,我坐在角落里安靜得一動不動,一頭直直的黑發把心事包裹了半面城池。感覺我坐在沙發的北極,你坐在沙發的南極,中間隔著一條心距的大海,我們誰都沒有挪動一點距離。你的朋友給你遞了兩片口香糖,就像一個探路的星火,想點燃黑夜里綻放的煙花。你一寸一寸地向左挪動,我就像一只蚌殼想縮進自己的殼。
我們坐得很近,卻是一大段兩個人都不愿意開口的沉默。我們兩位就像疲憊拉鋸的人,餓得沒有了半兩力氣。一截木樁,依然在我們中間木訥地立著。彼此雖不倒不歪,但沒有留下一條縫。
你的一位朋友走進我們,他壞壞地對我們笑笑:“你們兩個一起跳一曲舞嘛,你們兩個這樣相親想急死你們的媽媽呀!”一句玩笑才點醒了你,你緩慢地站起身來,那朦朧的身影重疊在五彩斑斕的光影里,我才看清你一米八幾的身高顯得那么儒雅生動。
我像被別人堵著鼻子,發不出一絲氣息,我的眼里和心理溢滿濕漉漉的苦澀。觸痛,從身心暢通到靈魂。
“我教你!”你小心翼翼地拉起我的手,我矜持地縮著手。當我們站直在舞池中央的時候,中間至少保持有一尺的距離,只感覺我的臉一直只向右,你的臉一直只向左,誰都不看誰一眼,我們多像忠誠的衛士,守衛著自己的城池,絕不雷池別人的領土。每跳一步,都極不協調,既踩不到拍點,也僵持著不說一句話。
我們滑稽可愛的樣子,把一起來的朋友都逗得喝彩大笑。我們幾乎是一起松開了手,兩截“木樁”熟悉了掌心的溫度,但是誰也無法堅持跳下去了。我勇敢地抬起頭,更多的是想求得你包容的眼眸,能在即刻放我走,我不想在此停留。
當我站在舞廳門外的時候,我深深地回眸了一眼,我有一種逃出相親的豁出感,我相信會有一位天使來愛你的,你不是我今生的主人。我的心情也不能自控地壞到了極點,沒有想到你和一大群人也尾隨其后。我委屈地低著頭,接受姐姐及大家那不解剖析的眼神,分明有一滴滴淚水滑過我的指尖,我長長的黑發把臉包裹得嚴嚴實實,誰也看不見我難過成什么模樣。
慢慢地,你又給我遞來一個柑橘,我依然禮儀地咀嚼著這份相親的尷尬,隨著窒息的空氣吞進了肚里。不歡而散的相親,打不開心結的陌生人,我們就這樣畫上一個偶遇的句點。似乎無關于生命的交集,也無關于感情的回味,只感恩你能在善解人意里,依然能善始善終地給我遞來兩個似心的柑橘,我品出了一種人性的甘甜,也珍藏了這種偶遇的圣潔。
這座城市,兩個人都像一縷飄遠的空氣,再也沒有交匯的空間。直至年前,我才知道你身患骨癌,生命在疼痛中耗盡離去。你的朋友說你性格極為內向,直到最后一刻你都沒有告訴你的朋友,乃至于你的同學。直到后來你消失在了紅塵之外,你的朋友和我才在震驚中知道了這個消息。曾經目睹過這次相親的人,都虔誠地對我說,叫我一定到你的墳墓前來看看。一抹憂傷,在我臉龐真實地寫著,然后層層彌散在心里。為你年輕的生命就被病魔奪去了活著的權利,心里有點隱隱的疼。
【第3句】:
四月,尋你,蜿蜒而來,我腦中的記憶在天與地間單薄滑翔,往事就脆落在了青石板上。
品著心中的傷痛和生命的脆弱,翠柏掩映處,一滴淚還是跌落在了軟軟的春風里。
細看天際流云,我放飛心中的風箏,托一只飛鳥吹響哨音,希冀你能枕著天使的翅膀幸福地睡去。
脫俗的心事,氤氳著水樣的潮濕,那是陰陽聚散心靈在啜泣,只盼你坐在天外的小船上,有一只蝴蝶能幸福地飛落在你肩上。
每一次風暖,每一季柳綠,我都會登上你的靜地,看雨從你的方向無根飄搖而下,我會把它們捧在手心,然后慢慢把你的肖像清洗干凈。
好讓你看清,你的門前,有花朵,有柑橘,有一位陌生的女人身著一襲黑衣,一位在紅塵,一位在天堂,依然木訥地述說著你我貧瘠遠去的故事……
輕輕的,如約而來散文
輕輕的,如約而來
是誰將我的思念擁成你枝頭雪白的蕊?是你嗎?是你讓冷冽的寒風凝成了你腮邊酒窩的嫵媚?輕輕,是否?你將我的思念擁進你暖暖的懷中?是誰將我的情愛溶成你滄海中的滴淚,是你嗎?是你讓歲月的冰凍一夜消融成你胸中的片海?輕輕,是否?你將我的愛戀珍藏你似水般柔柔的心房?
輕輕的我來了,我如約而來,我是縷縷風兒嗎?我是朵朵云兒嗎?我踏唐詩成蔭,我踩宋詞成蹊徑。我捻亮元曲那半闕:子歸啼,不如歸,到是春歸人未歸……哪敢再吟那下半闕,真怕你添悄悴,更怕你如我思念成疾。
輕輕我的來,不惹塵埃,輕輕我的來,不染塵念。我轉千山而來,我跨滄海而來,只為與你相見,只為與你今生相守相戀。
若你能細細嗅我一嗅,可否嗅到我尋你千年縷縷入骨的相思味?你淺笑,纖指輕撥弦。一曲高山流水,撐遠了許許多多愁,載來了纏綿緋測的一葉輕舟,那含滿柔情的舟上青衫被淚濕的可是我嗎?若你能輕輕握我一握,可否握到我思你念你朝朝暮暮的消瘦?
你卻頑皮的回眸,淺淺的笑:“卷簾西風人比黃花瘦,誰又是那黃花呢?是你還是我?何況春姑攜著那人的衣袖。哈哈。”
總喜歡你頑皮清純的樣子,可人質潔,如那枝頭的一瓣雪白梨花,純美無瑕,卻又總是有種聽得嬌鶯啼卻難識嬌鶯面,似真似幻,純凈的掩藏在濃陰密枝里,似曾聽到過的,似曾讀到過的,又似曾隱約在千樹萬樹一夜春風梨花醉中。
今夜月色已將你繞成仙子般的一朵雪梨花,你舉杯你笑邀我也來一杯梨花醉,我哪敢飲,早已醉在你的枝頭下。遙望你如月中仙,心愛你如手心寶。也許我早在你畫眉季節里,點你眉心里一粒珠砂,也許你早在你描紅刺繡案上的一線引線里,已將我心事密密繡起。
還記得月上柳梢頭,還記得無人約黃昏,總怕自做多情,可偏偏管得了春風不折楊柳枝,卻無法管得自己這可癡狂的心兒。
于是來你面前,想做點什么嗎?還是只想看一看你。聽你嬌美的笑;看你花兒半開的容顏。已微醉的我,看你看得癡癡,恨恨的捏了自己一下,才離了那虛幻,就聽你笑問:“總是來,又總無語無言,默默的,會有什么心事嗎?別是喜歡上誰家女孩,要我當做小紅娘吧。哈哈。”
“我哪舍得你做小紅娘呀,我愛你疼你還嫌不夠呢?怎舍得讓你抱枕鋪床灑水掃地,要你寶一樣捧在我手心里,要你珍珠一樣藏進我心里,愛你一生還不夠,輪回里我會早早等你在愛的門口。”心里想著情不自禁一訴而傾。
“哈哈,聽你訴來,好似詩句呢,何不只說句老土的詞章: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還沒說完你就羞紅了臉,似桃花飛紅飛滿天地間。
輕輕是今晚的風兒,輕輕是今夜的月兒,看你嬌羞的樣子,早已醉成一壇梨花酒,月影里你在細細的繡,梨花瓣瓣在你紫色的衣裙間飄落,隨著你穿針引線的身影,月光下的一切都在靈動,林間的小兔小鹿圍來在你身旁跳舞,只只蝶兒翩翩飛來,在為你歌唱,還有那空中的飛鳥也低低的飛來,落在梨花枝上撥起琴弦。
繡案上落下了一只鴛鳥嗎?我好似聽到了它也有鳴翠柳的聲調,輕輕的,想將它愛撫,卻忒一下飛起,那一枝繡起的垂柳引下的一只,是想尋一藤春藤與韓憑共一枝嗎?
何不再繡一對鴛鳥?我問你問的'有些唐突,你卻低眉淺笑。還用再繡嗎?輕輕你將那枝春藤平展,一雙鴛鳥雙雙而來,清清是那漣漪,輕輕是那私語,交頸互喚互鳴的情景早已激動了整個春天。
輕輕的,柔柔,再無需言語,癡望著眼前的你,一縷縷花香如你襲我肺腹,一陣陣落紅似你沁我心房,今生有你再無所求,今生與你共夢再無所憾。問著你,我愛著的你,能不能將你手交我手里,能不能將你心入住我心房?如果成真,如果可能,我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那么你呢?也如我一樣嗎?一樣的如我愛你一樣的愛我,一樣的幸福?
你笑,你幸福的笑,輕輕的你點指那藤春枝,一個家就在面前,你說要你我同住里面,你說這是家,有你有我就是家,缺一不可,否則就只是房子,空屋子,不是家。
輕輕的春風兒將你我的家纏繞的暖暖,那歡笑那幸福已無法裝得下,于是春風將你我的愛遍布天涯海角,對對雙雙,雙雙對對,讓人間的每一位夫妻都受到感染,都生活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