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一
1、嚴格將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不定期的進行監督檢查到位,有監督檢查記錄并與獎懲評分細則掛鉤。
2、強化安全意識,將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及時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內外各種護理差錯為實例討論借鑒,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護理差錯因素的新情況、新特點,從中吸取教訓,使安全警鐘長鳴。
3、加強重點環節的管理,病人的治療及床頭交接,防墜床、防跌倒、防燙傷、輸血、特殊用藥,病人的各種管道及病人現存和潛在的風險評估。
4、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晚夜班,中午班,節假日,實行彈性排班,保證忙時有加班,同時注意培養年輕護士獨立值班的慎獨精神。
5、加強重點病人的管理,新入院、為重病人、三個月以內的嬰兒、家屬照顧能力弱的患兒,晨會交班的時候對上述病人作為交班時討論的重點,對患兒的護理問題進行評估,達到共同引起各班重視。
6、加強對重點員工的管理,新入科及進修實習護理人員,制定全套的培訓計劃,對他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抗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指定由臨床經驗、責任心強的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帶教,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和臨床操作技能。
7、按照省標的要求進一步規范護理文書的書寫,減少安全隱患,認真貫徹執行記錄中的十字方針: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既要體現專科特點,又要對陽性體征有確切的描述。使病例書寫更標準化和規范化。
8、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組織大家學習新頒布的職業病防護法,完善報告制度,及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措施及程序。
9、再次組織大家學習護理部指定的應急風險預案,平時在工作中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次的應急問題做及時的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1、順應新醫改政策推動下的“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夯實基礎護理,科室繼續實行和完善責任制整體護理,由責任護士分管床位,要求她們每天與患兒及家屬見面,進行面對面的護理指導和健康宣教。
2、認真執行治療告知程序,更換液體和其他護理操作時要向家長做詳細的解釋并征求意見,以得到她們最大程度的配合。
3、定期主持召開公休會,對出院病人發放滿意率調查表,并認真指導填寫,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
4、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深化親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5、利用“5.12”護士節期間掀起學禮儀、講素養的活動月,安排科室講科,學習護士社交禮儀及職業服務禮儀儀講課,在培養護士日常禮儀,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用語,護患溝通技能,培養護士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6、對出院病人及時電話回訪,并進行相應護理知識的講解和指導。
1、按護理部的要求對現有的護理管理各項標準組織學習和掌握,并按其標準完成各項工作。
2、嚴格一日五查,每月組織護理檢查一次,要求我們的護理人員參與,學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
3、科室成立搶救組織,任命搶救車管理責任人,每周一對搶救藥品及器材進行清點,護士長每周五進行復查。
1、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定期組織護士授課,實行輪流主講,進行規章制度及專業的培訓。如遇特殊疑難情況,可通過請醫生授課等形式更新知識和技能。互相學習促進,并采用晨間提問的形式對學習內容鞏固。
2、重點加強對護士的考核,強化學習意識,督促認真完成護理部三基理論和操作考核,科室每年組織兩次理論和操作考試,分別定為3.6.9.12月,并將考試的成績作為個人考評的客觀依據。
3、做好低年資護士的傳,幫,帶工作,使年輕護理人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更多專科知識和能力。
4、隨著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及患兒家屬對我們穿刺水平的要求,我們的護理人員的對達到一針見血還有一段距離,對急重癥的搶救配合也欠熟練,今年有計劃的選送部分護士外出學習,加強這兩方面的學習和訓練。
5、堅持危重病人的登記和對危重及疑難病人的護理討論,已達到總結臨床護理經驗,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相信,在院領導的關系與支持下,在與各臨床科室的緊密配合下,在我們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兒科的護理工作將再創輝煌。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二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項工作
科室無論從管理、服務、還是追求質量給我們均提出更高更嚴要求,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樹個人形象,樹科室形象。從自身做起,高標準、嚴要求,樹立“院興我榮,院衰我恥”思想,雖然我們目前面臨困難較大,但新型合作醫療給我們帶來機遇和挑戰,靠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來贏得患者,爭創“雙贏”。全科上下團結一心,增強凝聚力,堅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項目作任務,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有院科兩級正確領導,更有全體職工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完成各項工作,使人民群眾真正放心滿意。
1、人性化管理:科主任、科護士長首先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倡以人為本管理方式,開展人性化服務,人性化管理。根據不同層次患者,應用不同服務方式。加強同志間溝通,加強醫患、醫護之間溝通。科室弘揚正氣,使科室成為一個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團隊。
2、改進服務措施:新入院病人熱情接待,宣教認真仔細,及時處置新病人,危重病人立刻處理,快速完成診治,保持病區干凈、明亮適舒。徹底轉變觀念,消除生、冷、硬現象及無人應答現象,出院時道一聲“安康”。
熟悉18種核心制度,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小組、醫療安全小組、急救應急小組認真履行職責,科主任全盤負責,護士長積極配合,人人盡職盡責,做好各自工作。
醫療質量是重中之重,是立院之本。是醫院生存生命線,重點抓內涵建設。從基本素質抓起,良好的醫德是醫院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抓基礎質量,提高年輕醫生綜合能力,培養合格的兒科醫生;從病歷抓起,以衛生廳病歷書寫手冊為準則,科主任、二線醫生對所管的病人心中有數,查房后及時簽字;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與治療,科主任親自抓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治療,3日診斷不清科內討論,1周診斷不清院內討論;加強環節質量管理,首診醫生負責制,責任劃分明確,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堅持每日二次查房制度,二線醫生對每日危重病人心中有數,新入院病人一一過目,消除潛在隱患;嚴格各種操作制度及會診制度,加強與患者溝通,簽寫好每一份知情同意書及特殊檢查、治療協議書,上對科室負責,下對自己負責。質控小組每月或每季度對醫療質量進行檢查反饋。并作處罰、獎勵。
科主任為科室安全責任人,上對院長負責,下對同志負責。責任明確,安全措施到位,增強防范意識,認真落實醫療制度和診療規范、知情同意書,等各種程序;貴重藥品,毒麻特殊藥品及財產專人保管。特別要加強醫患溝通每月對醫療安全進行一次自查,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醫療事故發生。減少和避免一般差錯及誤診糾紛。完善考核方案,體現多勞多得科室將醫療質量,安全服務,醫德作風,工作業績均拉入考核之中。
根據業務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繼續教育、培訓計劃,使理論水平再上新臺階。強化人文教育,使“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繼續保持與上級醫院、學會組織的聯系,爭取外出學習,不斷刷新知識及觀念。爭取省級醫院高年資醫生、教授來院交流、講習,為科室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信在下半年,全體工作人員同心協力,不懈奮斗,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設想目標。歡迎職能部門、上級領導常予以監督、指正!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三
身穿潔白的護士服、頭戴燕尾帽,邁著輕盈的步子,微笑的走向患者,這是護士長教我的第一課。我原本以為“護理”只要對患者耐心,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就夠了,可事實并非這樣簡單。
這三個月的工作,使我成長了很多。從科室舉辦的“微笑服務,打造陽光團隊”活動到醫院的三甲評審結束,從簡單的臨床護理到危急的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我深深的明白,要做一名的護士,容易,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專科護士,真的不易。
做為一名合格的護士,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尊重、理解、同情和關心病人,對病人無論性別、種族、貧富貴賤一律一視同仁。不但要關心病人的病情,也要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同時,還有必要對病人在社會適應能力的問題上提供幫助,這也是與“現代健康”相適應的。
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技術,全面發展,與時俱進。要適應新時代整體護理,就要具備多方面知識,如計算機、外語、人文科學等等。新時代護理理念要求護士不光是一個健康照顧著,還應是一個合格的咨詢師、宣教家、教育家,必要的營養師等等。因此,一個合格的護士,在具有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前提下,還應不斷學習,不斷在工作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
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護士的臨床工作繁忙且勞累,而且對重病人的護理要求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精力旺盛,尤其是在搶救病人過程中,要做到反應迅速、靈敏、果斷,這都是與健康所分不開的。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要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學習“三基三嚴”理論,嚴格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對每一個醫囑應及時、準確的處理,并完善各項護理文書。要認真按照護理級別巡視病房,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
做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不論是正式、招聘、護理員都要具備主人翁精神、團隊協作能力。護士面對的醫療環境和人際關系較為復雜,一不小心便會誤入雷區,造成不愉快。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應懂得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斷不可脫離集體,節外生枝。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將自己的利益與集體溶為一體的時候才有力量。集體是個人智慧的源泉,是陶冶個人才能和品格的大熔爐。一個團結協作的集體,會為了病人的健康,科室護理質量的提高而奮發努力、團結向上。團結就是力量,協作是帆,人情如水,只有團結協作,人情共濟,船才會開得更穩、更遠。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四
我科根據護理部工作計劃,在全體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護理工作,為了使護理工作取得更好成績,特制定護理工作計劃。計劃如下:
一.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1.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定期組織護士授課,實行輪流主講,進行規章制度及專業的培訓。
2.重點加強對護士的考核,強化學習意識,護理部計劃以強化“三基”護理知識,護理操作及專科技能訓練為主,由高年資的護士輪流出題,增加考核力度。
3.做好低年資護士的傳,幫,帶工作,使年輕護理人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多學科知識和能力。
4.隨著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有計劃的選送部分護士外出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優化護理隊伍。不斷的更新護理知識。
二.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點,安全工作長抓不懈
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調入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隱患,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2.病人的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
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3.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等。雖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發生問題,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作為護理管理中監控的重點之重點。
三.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1.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調二次核對的執行到位,加強安全管理的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堅持每周進行兩次護理大查對。在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
四.合理利用人力資源
我科的護士比例搭配未達到要求,護士的人員少。工作較繁重,護士長應根據科室病人情況和護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彈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數,全科護理人員做到工作需要時,隨叫隨到,以達到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滿意的護理服務。
五.加強院感知識培訓,嚴格執行醫院感染制度,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
加強醫院感染的知識培訓,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院內感染的暴發和流行。醫護人員做好自身防護,防止和其他利器損傷。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五
患兒入院后,責任護士主動熱情接待患兒,講解病區環境、住院制度及主管醫師和同病房患兒的情況。幫助患兒盡快熟悉環境,使患兒和家屬對護士、醫生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心理支持根據患兒的年齡、性格特征、認知能力及接受程度,為每一位患兒提供必需的疾病知識和心理支持,加強心理護理。
2、進行相關癥狀的健康教育向患兒及家屬講解,使其明確病因、治療措施,消除恐懼心理、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一般預后良好,密切監測體溫。教會患兒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患兒胸痛明顯時給予少量止痛劑,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給予霧化吸入。
3、指導患兒及家屬配合留取標本,協助醫生及早明確病因指導常規標本(血、尿、便)的留取,對特殊標本(如痰)采集的配合。
4、治療操作中的健康教育因患兒對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操作普遍存在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和患兒交流,給予鼓勵,減輕其恐懼感。因患兒年齡小、好奇心重,應重點說明不能隨意改變輸液速度,以防發生意外,并加強病房巡視。
針對患兒具體情況進行健康教育。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室內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潤,禁止吸煙。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避免著涼。在上感流行季節,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加強鍛煉、合理營養、適當休息。早期識別呼吸道感染的表現如發熱、咳嗽、鼻翼煽動、吃奶嗆咳及嗜睡等,及時就診。
1、口頭教育由責任護士對患者按入院、治療期間、出院個階段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病區環境、住院制度、各種檢查、疾病轉歸、出院指導等。
2、進行示范性教育護士向患兒和家屬演示一些癥狀護理的操作,如物理降溫、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等,應直觀、易掌握,從而保證護理質量。
3、書面教育制作一些圖文并茂的書面資料,包括入院須知、疾病的基本知識、保健措施等,分發給每一位患兒。
1、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因素可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和對醫療護理的依從性,促進疾病的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早日康復。
2、健康教育可密切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通過健康教育給予患兒更多關心,對患兒獨特的需求給予更多的關切;增加了患兒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使其感受到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重要性,從而主動配合護理工作。
3、拓寬護士知識面,提高護理質量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不斷提高,促使護士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素質,完善創新,充實自己,激發學習熱情,提高業務水平及素質。工作中護士從被動的執行醫囑過渡到主動參與,提高了護理質量。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六
1.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醫療安全,進一步健全并認真貫徹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如病歷書寫制度,醫囑制度,會診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歷討論制度,制定和完善適合本科的醫療工作診療常規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常規,各級人員按職責辦事。
2、抓好教學工作, 每周保證一次業務學習,由科內同志輪流講解。并積極參加院里、院外各種學習班。
3、把質控工作抓好,劉志勝、倪金龍同志擔任質控員。
4、做好消毒,新生兒使用的毛巾、被服,尿布等必須一嬰一用一消毒,清洗干燥以后壓力蒸汽滅菌備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單、被套等,每周更換一次,污染時隨時更換。患兒用的眼藥瓶,藥膏,粉撲均一嬰一份。聽診器每天用后消毒一次,體溫計用消毒液浸泡,治療用物(如壓舌板,氧氣管,胃管,輸液管,頭皮針)應嚴格消毒。
5、每月組織科室人員徹底衛生清潔一次。
6、每月一次根據要求對室內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呼吸機管道及奶庫內物品進行細菌污染情況監測。
7、若發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現相同癥狀(如發熱、腹瀉等)的患兒時應立即報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調查處置等相關工作。
兒科門診工作計劃篇七
一、一般護理
(1)按中醫兒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發熱、咳喘期,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喘憋明顯者,取半臥位,經常給予翻身,變換體位。
(3)保持呼吸道通暢,痰多時,輕拍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1)觀察體溫,呼吸、咳喘、痰喘、腹部脹氣、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癥患兒的生命體征。
(2)出現面色灰暗、煩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脈細微時。應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3)出現體溫驟降或超高熱,心率超過140次/分或間歇脈時,應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1)中藥宜溫服或頻服,藥后可給予熱粥、熱湯、以助藥性,微汗而出。
穩定患兒情緒,避免煩躁,積極配合治療。
(一)風寒閉肺
(1)中藥煎劑要趁熱服用,服用后以微汗出為佳。或用蔥、姜湯以助汗。
(2)針刺定喘、豐隆、平喘、肺俞,可控制呼吸急促。
(二)風熱閉肺
(1)高熱時積極采取退熱措施,如針刺大椎、風池等穴或點刺放血。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
(2)煎劑宜稍涼服。多飲水或清涼飲料,如梨汁、藕汁、蘿卜汁以生津止渴。
(三)痰熱閉肺
(1)飲食宜清淡,忌食油膩煎炸食品。
(2)針刺尺澤、合谷、肺俞、足三里。
(四)毒熱閉肺
(1)本證病情重,辯證護理注意病情變化,應特護觀察,發現病情加重,采取搶救措施。
(2)中成藥可給清開靈注射液。
(五)陰虛肺熱
(1)干咳者,可用川貝母粉蒸梨,或百部、杏仁、麥冬煎水頻服。
(2)盜汗可用五倍子研末醋調貼神闕。
(3)多食牛奶、雞蛋、瘦肉、鮮魚及蔬菜。常食百合粥、梨汁以養陰生津止渴。
(六)肺脾氣虛
(1)癥狀護理:自汗者,用黃芪、浮小麥、麻黃根煎水代茶。
(2)飲食宜易消化,定時定量。可用黃芪、浮小麥煮粥食以增強體質。
指導家長加強患兒營養,增強體質,多進行戶外活動,教育患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僂病等疾病,教會家長呼吸道感染的處理方法。